刺啦!听到了粉笔划过黑板的声音 为什么会让你抓狂?
为什么有些人听不得特定的声音?“恐声症”是怎样发生的?它和强迫症一样属于心理隐疾吗?它和耳鸣又有何关系?我们该如何应对恐声症?
在课堂上认真记笔记的你突然被一阵“刺啦”声惊醒,抬头一看,原来是数学老师的粉笔不经意间划过了黑板。这阵声音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但却让你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不只是粉笔划过黑板的声音,突然靠近你的陌生人传来的窸窣呼吸声,同一餐桌上用餐者咯咯的咀嚼声,可能都会让你感觉到抓狂。
听不得特定的声音,这到底是咋回事?
如果总有一种声音让你感到特别不适,那么你可能就是一位“恐声症”(Hyperacusis)患者,所谓恐声,就是对特定声音感觉敏感,我们也将其称为“选择性声音敏感综合征”(Selective Sound Sensitivity Syndrome,简称“4S”)。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著名耳鸣专家贾斯特波夫(Pawel J. Jastreboff)医生在《耳鼻喉咽年志》上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但迄今为止,对恐声症的研究数量仍然较少,我们可在知网上搜索到的相关论文数量不超过30篇。
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中,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科研团队对恐声症患者的测试,为我们对该症状的发生做出了说明。在本次实验中,科研者发现被试一旦听到会引起他们不适的声音时,被试大脑中的“前脑岛皮层”(Anterior Insular Cortex)活跃度就会明显增强,此时心率也会随之升高。
这个会产生明显反应的前脑岛皮层到底是干嘛用的呢?它与个人的意识活动和情绪体验明显相关。当一种特定的声音发出时,一部分人的前脑岛皮层并不会被激发,此时这种声音被当做普通声音处理;而另一部分人的前脑岛皮层则会被此种声音激发,他们将此声音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从而引发了身体上的不适反应。这便是恐声症患者的“发病”机制了。
恐声症和强迫症类似,也属于心理隐疾?
来自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研究者们也对恐声症患者进行了测试,针对该症状患者一系列的临床表现,他们提议将恐声症作为一种独立的精神心理症状,以此将其与其他症状区分开来。在电影《发条橙》中,为了矫正无恶不作的不良少年阿历克斯,医护人员将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第四乐章作为矫正行为的伴随曲,导致了阿历克斯在恢复后一听到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就会头痛炸裂。这就是恐声症患者的心理反应导致的生理表现。
在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研究里,恐声症患者中有接近50%的人曾被诊断为强迫性人格。恐声症究竟是否能被单独划为心理隐疾,还需要等待科研人员进一步验证。
恐声症会进一步发展为耳鸣吗?
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耳鸣的定义,耳鸣的主要表现是无外界声源或电刺激的前提下,患者主观上在耳内或颅内有声音感觉。恐声症是在外界声音的刺激下才会出现。轻度的恐声症患者其实不必过于担心,耳鸣一般会在外耳外耳道耵聍栓塞、肿物或异物,中耳各种中耳炎、耳硬化症,内耳梅尼埃病、突发性聋、外伤、噪声性聋、老年性聋时才会发生。
恼人的恐声症,我该怎样摆脱它?
当你明确了自己在听到某种声音会感到不适时,首先要从心理上接纳这种声音,不要过分强化听到此种声音的不良心理感受。与此同时,你还可以戴上耳机,听一段让自己感到舒适的音乐,以此转移注意力。在此种声音发出时,尽量将其与美好的记忆情绪体验联系在一下,这种声音就会慢慢变得越来越容易被接受。
听到特定的声音,你也会感觉到不适吗?你都采用过什么方法来消除这种不适感?
本文地址: https://123.5d66.com/article/21fa76ea1907179d77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