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科学家完成《中国植物志》
走进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植物标本馆,五颜六色的西南地区植物标本旁的一个玻璃橱窗内,静静地躺着几本图书,书名是《中国植物志》。 早已泛黄的书页见证着一段艰辛历史。
当代中国,没有哪一部著作能像这套拥有126卷册、5000多万字、9000多幅图的《中国植物志》一样,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才最终完成;也很少有什么著作能像《中国植物志》那样由四代科学家辛勤耕耘、通力合作而成。
翻开2009年度国家科技获奖名录,《中国植物志》获奖者栏目中的黑色边框分外醒目——这意味着当无限荣光来临时,一些历经千辛万苦者甚至已远离尘世。
今天上午的人民大会堂内,空缺两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颁发给了这群甘于寂寞的中国科学家。
在过去的10年中,体现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曾空缺了七次之多。
为31142种植物建立“户口簿”“我们摸清了自己的家底”
就像一个历史声音的回响。
2004年,《中国植物志》全套出版完成。时年89岁的老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征镒先生豪迈宣告:“我要为《中国植物志》这部巨著而热烈欢呼,中国植物学界终于站起来了!”
植物志是记载某个国家或某一地区植物名称、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经济价值等的科学著作。
老一代科学家至今记得一个尴尬现实:几十年前,如果要了解在我国生长的植物的资料,常常不得不到国外出版的杂志书籍中去搜寻。因为我国没有自己的植物志。
1934年至1959年编著出版的25卷《苏联植物志》,曾是世界上记载种类最多、最完整的植物志。
而2004年完整面世的《中国植物志》刷新了这一纪录。
这部旷世巨著总计80卷126分册,全书5000多万字,记载中国维管束植物301科、 3408属、31142种,包括近9000幅图版。
“它既是记载植物‘身份’的‘户口簿’,又是记录和研究植物特征特性的重要‘信息库’,是植物学研究中最基础的科学著作和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也是迄今为止对我国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植物认识和记载得最准确、最全面和最权威的学术论著。”担任《中国植物志》编委长达32年之久的老科学家李锡文如是评价。
李锡文说,“作为世界上植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们终于摸清了自己的家底。”
23下一页
本文地址: https://123.5d66.com/article/2795a8fe35a599ff45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