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侏罗纪发现一种新的紫萁矿化根茎化石
辽西侏罗纪发现一种新的紫萁矿化根茎化石——北票阿氏茎
北票阿氏茎(新种)叶柄基解剖构造
辽西侏罗纪北票阿氏茎(新种)(A)和新生代紫萁植物 Osmunda shimokawaensis (B)叶柄基横切面构造发育阶段及其比较图
紫萁科是真蕨类植物中一个古老而原始的科,其因广泛的化石记录和特殊的系统发育位置而在真蕨植物中备受关注。保存有解剖构造和系统学信息的紫萁根茎化石对于探究地史时期紫萁科植物多样性特征以及起源演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我国冀北辽西地区是北半球为数不多的侏罗纪紫萁根茎化石产地之一,但目前对其化石多样性的了解还处于积累阶段。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永栋研究团队最近在辽西侏罗纪发现了一种新的紫萁矿化根茎化石-北票阿氏茎( Ashicaulis beipiaoensis sp. nov.)。近期,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的《国际植物科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发表了这项由我所博士毕业生田宁和王永栋研究员等中美学者共同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
化石产自辽西北票中侏罗统髫髻山组,标本呈近圆柱状,由髓、木质部圆筒、皮层及叶柄基外套组成。髓部同质,由薄壁细胞构成;木质部圆筒由约13–16个木质部束组成,外韧网管中柱,具完整叶隙(多为即时型);皮层分内、外两部分,含约22-25个叶迹;叶柄基具同质硬化环,其维管束凹面内具一半月形厚壁组织块,叶柄基两侧托叶翼各具一较大厚壁组织块及若干零星小块;次生木质部具典型梯纹纹孔。根据与现生及化石紫萁科植物的特征对比研究,新材料被命名为新种-北票阿氏茎。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北票阿氏茎在解剖特征上与现生紫萁科植物差异明显,但与报道自日本北海道地区始新统的 Osmunda shimokawaensi Matsumoto et Nishida颇为相似,二者可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并代表了紫萁科植物发展演化过程中一个绝灭的旁支。辽西地区解剖特征保存完好的紫萁科矿化根茎化石新材料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我国侏罗纪紫萁科化石以多样性,并为对探究该科在北半球的宏演化过程和了解燕辽生物群多样性演变提供了古植物证据。
本项研究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交叉合作团队项目等共同资助。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本文地址: https://www.5d66.com/article/ac5b3eea539c24cd8b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