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了诗人愿早日回京报效朝廷的拳拳之心 白居易 阴雨
白居易 (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到其曾祖父 时迁 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 唐代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唐代三大诗人 之一。白居易与 元稹 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 刘禹锡 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 诗魔 ”和“诗王”之称。官至 翰林学士 、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 白氏 长庆 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那么下面歆宜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白居易的《阴雨》,一起来看看吧!

阴雨
白居易〔唐代〕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这是白居易诏授忠州刺史时写的一首诗。诗人通过对山岚雾霭、滩头江水、峡气弥漫的描述,抒发了自己浓浓的思乡之切和郁闷之情,也寄托了诗人愿早日回京报效朝廷的拳拳之心。
诗中前四句写景,寥寥数语展现出此时此地的景象:山岚雾霭特别浓重,江山辽阔,自己却身处如此偏僻遥远的地方。滩头江水带来的秋意扑面而来,山谷中气候湿润,晴天也多像阴天。
后四句则笔锋一转,写到自己望向帝京,表达了自己心中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两句化用晋 陶渊明 置无弦琴的故事,说自己只能依靠这北窗下的琴来排解心中孤独了,表达了自己不甘寂寞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诗中所写,虽是溯江西上所经历的美丽而又险峻的风光,却恰如其分地透露了诗人萦绕心头的宦海波澜,其中“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写得情景交融,将澎湃于心间的万千波涛,同三峡所见的逆风惊浪完全吻合,情溢于景,动人心扉,这也正是白居易山水吟咏的特有风采。
本文地址: https://123.5d66.com/article/172c8ea6e86d29ef66fb.html